灵璧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
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
2024年的灵璧,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:连续两年上榜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;获批“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”,皖北唯一。灵璧轴承产业集群获评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、全省进步较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(基地)。
灵璧黄牛肉入选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,中煜食用菌基地入选首批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名录,“蘑菇工厂”获评全国农业生产“三品一标”典型案例,笑果绿壳鸡蛋入选全国特质农品,实现宿州市国家级特质农品“零突破”。
创新为要 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
产业兴则城市兴,产业强则经济强。一年来,灵璧县坚定不移调结构、促转型,产业发展持续加速。聚焦“3133”产业工程,新增“四上企业”58家,引进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5个,总投资超10亿元,欣然铝型材一期项目产值超12亿元,以轴承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36.05亿元,雨鑫木业获评全省“绿色工厂”,笑果农牧入围“2024中国农业企业500强”。
聚焦创新驱动发展。引进高层次人才35名、紧缺型人才104名,新增高技能人才1742名。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“两清零”9家,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家。新建、改造5G基站307处,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3个,一摸方舟等3家企业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,飞松机械水平式粮食机获评全省专利优秀奖,儒特实业荣获“国家级专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业”称号,久工精密等8家企业荣获“省级专精特新企业”称号。
聚焦做强特色产业。灵璧现代轴承产业学院获批组建,广鑫轴承、汉正轴承等通过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,在全市率先入选全国首批质量强县培育库。轴承研发检测团队获评“安徽省江淮英才培养计划创新团队”。汉正轴承强力旋轧技术荣获中国创业创新大赛金奖,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94家。灵璧轴承首次集中亮相2024中国国际轴承及其专用装备博览会。
项目为王 撑起经济发展“硬脊梁”
项目为王,实干为要。一年来,灵璧县铆足干劲抓项目、扩投资,发展动能持续增强。创新招商引资模式,优化“链长制”招商专班,组建杭州、南京等9个驻外招商分局、19个镇招商工作队,选聘招商大使、引才大使20名。硕久轴承、汉浩设备制造等31个项目落户灵璧,利用省外资金104.9亿元、增长10.3%。
金融支持更加强劲。创新园区E贷、设备抵押贷、项目贷、轴承贷等金融产品,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102.79亿元,提供融资担保17.3亿元。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7.08亿元,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.6亿元、超长期特别国债3.02亿元,争资额全市第一。
服务保障更加高效,营商环境向优而升。完善领导干部包保重点项目机制,清单化、闭环式推进项目建设。欣然铝型材等1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.36亿元;推深做实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5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“免提交”。出台轻微行政违法行为“免罚清单”,创新开展“灵听壁应”企业家沙龙,建立企业诉求“挂号制”,多渠道化解企业诉求857件。持续推进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“即申即享”,兑现各类奖补资金896万元。高水平运营灵璧-临平合作共建示范园,灵璧徐州空港新区省际毗邻区活力涌动,签约项目21个,协议总投资52亿元。
民生为本 奋力书写为民新答卷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一年来,灵璧县竭尽所能惠民生、保稳定,群众福祉持续增进。民生保障可感可及。民生支出59.55亿元,全面完成引调水工程等50件民生实事。建成老年食堂(助餐点)96个、省级医养结合机构1家,婴幼儿托位数达2844个。医保经办“数智赋能”改革编入全国医保经办系统典型案例,举办专场招聘会591场次、职业技能培训127班次,新增城镇就业4437人、技能人才4107人。
社会事业出彩出新,平安建设有力有为。大力实施“双优”“双百”工程,创成全省首批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示范区。成立名医工作站、博士工作站10个,创成全县首个省级名中医工作室。成功创建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县,“五级网信工作体系”获中央网信办肯定,在全省推广。
乡村建设美如画,城镇面貌焕新颜。高质量推进5个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,高标准建成6个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。城区新建雨污管网17.38公里;新增停车泊位8109个、充电桩1224个。建成口袋公园5个、生态绿道4公里,开放共享城市公园绿地3个。全市首个城管“数智”执法系统在灵璧上线试运行。
展望未来 当下有为未来可期
高质量发展,当下有为,未来可期。在新的一年,灵璧县上下将保持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执着,增强“乱云飞渡仍从容”的定力,坚持干字当头、实字托底,拼作风、拼干劲、拼效率,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2025年,灵璧县将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:
突出速度质效并举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推动主导产业再跨越,推动传统产业再提质,推动平台载体再升级,推动镇域发展再加速。
突出投资消费联动,加快激发经济发展动能。精准发力抓招引,全力以赴上项目,千方百计促消费,唯实惟先优环境。
突出改革开放协同,加快释放跨越发展潜力。深化改革提效力,创新赋能强动力,扩大开放聚合力,撬动金融增活力。
突出建设管理并重,加快提升城镇品质能级。以更强投入提升发展能级,以更高标准完善功能品质,以更实举措加强城镇管理,以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。
突出固本兴新共振,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高站位保障粮食安全,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,高水平建设和美乡村、高标准巩固脱贫成果。
突出政心民心相通,加快增进民生保障福祉。推进就业社保提标扩面,推进教育品牌巩固提升,推进健康服务优质优享,推进文体事业繁荣多元。
突出安全稳定互促,加快夯实社会发展根基。守牢公共安全底线,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统筹各项事业发展。■ 记者 杨雪 吴智伟